2018-06-18

運動疲勞監測 訓練負荷與運動傷害的關係?(七)

文/凃俐雯 醫師

 

最近體育圈最火熱的話題就是NBA球星林書豪受傷的新聞了,有報導指出這次NBA在球季開打之前就有50幾個傷兵,這個數字的確有點驚人,因此大家都十分好奇,在如此講究科學化訓練的美國,這麼高等級的職業賽事裡,整個球隊的醫療團隊理論上,會竭盡全力的預防球員受傷,那怎麼還會有這麼高的季前傷兵比率,畢竟激烈的正式比賽都還沒開打呢!

 

在前面的文章(練太多練太少都會受傷)中,我們介紹了該如何量化訓練負荷量,包括外在負荷與內在負荷,這兩者都非常重要,外在負荷代表著教練開出來的課表有多重,而內在負荷就代表不同選手對課表的主觀感受有多疲勞,而第三個影響因素是每個人不同的身體特質以及恢復速度。

對於訓練師或者教練來說,訓練量化的好處就可以在限度內儘量的提高訓練量,但是,對隊醫來說訓練量化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避免選手受傷,因為,訓練負荷跟運動傷害其實有很大的關聯性的,這篇文章就讓我們來看看,訓練負荷與傷害的關聯性在哪裡?

 

第二,訓練負荷與運動傷害的關係

(一)外在訓練負荷與傷害的關係:

不管是在哪一項運動中,都可以發現訓練量超過某個限度,傷害機率就會大幅提高,例如在橄欖球運動中,如果每場球賽中快速的跑動(>7m/s)過多的話(>9m),則非接觸性的軟組織傷害機率就會變成2.7倍;在棒球運動中,如果一個球季中,投超過100局,受傷機率是3.5倍;在板球運動中,如果投手每週投超過188球,而且休息時間少於兩天的話,受傷機率也會增加;足球運動裡面,也有類似相同的研究數據。

 

 

(二)內在訓練負荷與傷害的關係:

內在訓練負荷與外在訓練負荷一樣,都是負荷量越大,受傷的機率也越大,而且其相關性是非常高的(r=0.86),如下圖,橫軸是時間,縱軸是訓練量與運動傷害發生率,可以發現訓練量與運動傷害發生的比率是有高度相關的。

bjsports-2015-095788-F2.large.jpg

再次以橄欖球為例,訓練負荷跟整體受傷機率成正比,不論是非衝撞性(non-contact)或者衝撞性(contact)的傷害,研究數據顯示一周的內在訓練負荷(exertional unit)如果大於1245單位,或者四周累積的訓練負荷大於8651單位的話,受傷的機率就會增加。

 

除了這個大趨勢之外,如果將內在訓練負荷分成兩個部分,一部份是在場上訓練的負荷,一部份是肌力訓練的負荷,研究發現肌力訓練的負荷,與球場上以及肌力訓練時發生的傷害的發生率有關,但場上訓練的負荷只與場上運動傷害發生率有關,與肌力訓練傷害的發生無關,這暗示我們要小心安排肌力訓練的分量,以免肌力訓練累積的疲勞導致球場上與肌力訓練的傷害發生率提高。

訓練負荷增加同時也會增加受傷風險,那如果降低訓練負荷,那運動傷害的風險也為跟著下降嗎?答案是肯定的,大家可以參考下圖,2001年的時候訓練量最高,同時受傷風險也是最高,因此,2002年時訓練負荷只是微微的下降一點點,結果受傷的機率就大幅的降低,而2003年時,又將訓練負荷提高一點點,結果發現受傷風險將的更低了,但是選手們的最大攝氧量卻是最高的。這又再次提醒我們一次,訓練量太高或者太低都一樣可能會提高受傷風險,只有最適當的訓練負荷是最棒的!

 

bjsports-2015-095788-F3.large.jpg

 

(三)身體特質與運動傷害的關係

​1. 年齡與運動傷害的關係:

平均17歲與25歲的兩組運動員,接受14周的訓練,結果發現肌力與有氧能力的進步都是年輕那組比較多,而年紀較大的那一組,運動傷害的機率比較高,因此,訓練量也應該隨著年紀做調整。

 

2. 運動經歷與運動傷害的關係:

一個關於足球選手的研究發現在相同的訓練負荷之下,年紀稍長較有經驗的選手(7年經驗)比年輕且較沒有經驗(1-3年經驗)的選手,有較高的受傷機率,這可能是因為年紀,也有可能是因為舊傷,因為球齡越長就傷就越多。

所以說,人可以不服老,但是不能不知道自己會變老,還硬是要跟幾十年前的自己相比,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阿,因此,在門診中最常聽到的對話就是:醫生,我打球幾十年了,從來都沒有XX痛的問題,怎麼可能現在XX會受傷。殊不知,車子開久都會壞,身體用久了怎麼可能不壞呢,所以,當年紀越來越大,訓練後或者受傷後,越需要留更長的時間讓自己恢復,而且一點點小傷小痛就要開始接受治療,這樣才不會導致傷害越來越嚴重,或許個性太逞強也是運動傷害的高危險因子呢!

這個段落主要是告訴我們,訓練負荷絕對與運動傷害相關,只要掌握住這個關係,受傷風險就能夠大幅下降。但是,要怎麼去掌握,到底是一門藝術? 越資深或者以前成績越厲害的教練說的就是對的?,還是,其實可以有科學化的證據與實際的操作方法呢?

 

參考資料: The training-injury prevention paradox: should athletes be training smarter and harder?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