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-05-25

運動傷害 扭傷腳踝受傷的不只是腳踝-談近端脛骨腓骨關節

文/凃俐雯 醫師

近端脛骨腓骨關節(proximal tibiofibular joint, PTFJ),顧名思義這個關節在小腿近端,靠近膝關節這一邊啦,由脛骨和腓骨形成,有近端就有遠端,遠端脛骨腓骨關節就靠近踝關節這邊,而這遠端與近端的兩個關節,就像坐蹺蹺板依樣,很容易一邊扭傷之後,另一端也跟著扭傷,例如嚴重的腳踝(遠端的脛骨腓骨關節)扭傷之後,也會連帶讓近端脛骨腓骨關節也受傷,這兩個關節就像槓桿的兩端,所以,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個有趣的關節吧。

 

 

PTFJ這個關節的前側和後側都有韌帶固定,前面的韌帶有三束,接到脛骨外髁(lateral tibial condyle)上,後面的韌帶有兩束,接到脛骨後髁(posterior tibial condyle)上,前側的韌帶比後側的韌帶厚,所以 PTFJ前側比後側穩定,然而,幸好後側有膕肌肌腱幫助穩定,而外側則有股二頭肌肌腱接到股骨頭上,除了可以提供外側的穩定力量,還可以避免股骨頭向前滑動。此外,還有其他構造可以提供額外的穩定力量,例如:外側副韌帶,十字韌帶,fabellofibular ligament, popliteofibular 韌帶。

(前側脛骨腓骨關節韌帶)

(後側脛骨腓骨關節韌帶)

PTFJ這個關節的活動方式有三種,分別是前後滑動(anteroposterior glide),上下動(superioinferior motion),還有旋轉(rotation)。它的功能包括分擔小腿垂直受力的六分之一,抵抗踝關節扭轉而帶來的扭力,抵抗向外側彎曲的力量。這個關節最常出現的問題是半脫位(subluxation),尤其容易發生在青春期前的女生,或者是活動力強的人與運動員,症狀就是膝蓋外側疼痛,如果有壓到腓骨神經的話也會出現外側小腿和腳背麻麻的感覺。

 

讓我們來認識一下最常見的PTFL受傷情況,那就是腓骨向前向外半脫位(anterolateral subluxation),通常是運動傷害導致的,患者通常會抱怨腓骨近端會痛,而且有壓痛和腫脹,如果腳踝做背曲和外翻時,疼痛會加劇,膝關節彎曲伸直時不太痛,但是會有一點點伸直角度的受限,膝關節呈現些微膝內翻,此外,股二頭肌會變得很緊繃或者壓痛,也有可能會合併出現小腿外側麻麻的感覺。

這種向前向外半脫位的受傷機制有三種,第一種是腳踝內翻扭傷,俗稱的腳踝翻船(foot inversion and plantar flexion),這個方向的扭傷會拉扯腓骨肌群和伸趾肌,導致近端腓骨頭向前滑動;還有一種可能是膝關節彎曲(股二頭肌就放鬆了,失去了固定外側的力量),然後同時腳踝固定在inversion的狀態下,這個時候脛骨如果相較于踝關節做出一個向外旋轉的動作,也可能會造成向前向外半脫位。此外,股二頭肌拉傷也可能是原因之一。

(針對近端脛骨腓骨關節向前脫位的復位方式)

除了扭到腳踝這種意外的情況之外,第二種受傷機制其實還蠻常發生在運動場上的,想像一下,當選手跳起之後,降落,腳踩穩之後,在下降的過程中膝蓋慢慢彎曲以緩衝落下的重力加速度,然後,這個時候突然一個側向的轉身起動,就會不小心扭到這個關節了,這情況可能發生在足球.橄欖球.摔角.體操.柔道.跳遠或者滑雪。

 

(費德勒發球慢動作,可以注意落地腳踝所承受的壓力及扭力)

其實網球發球也會出現這樣的傷害,舉發求為例子來說,發球時身體會伴隨向上跳起來,然後腳落地,膝蓋彎曲之後,此時選手就必須準備快速移動去接對手的回發球,最常移動的方向就是往兩側,這完全就符合第二個受傷機制,所以,這個就是最容易導致網球選手近端脛骨腓骨關節受傷的時刻了。

 

(各種近端脛骨腓骨關節脫位的形式)

除了向前向外半脫位之外,還有其他的脫位形態嗎?當然有的。

  • 向上半脫位:可能與腳踝外翻eversion扭傷有關
  • 向下半脫位:可能與腳踝內翻inversion扭傷有關
  • 向後向內半脫位:可能與腳踝內翻inversion扭傷有關
  • 向後向下半脫位:可能與腳踝內翻inversion扭傷有關

可以發現,除了向上半脫外之外,其他的半脫位形態都與腳踝內翻扭傷有關。所以治療腳踝扭傷的同時,也要同時關心到近端的脛骨腓骨關節喔!

 

(近端脛骨腓骨關節貼紮固定的方式)

 

治療非直接撞擊外傷導致的近端脛骨腓骨關節半脫位,通常使用非手術治療即可,嚴重的可以考慮打石膏,如果受傷不嚴重的話,可以在腓骨頭下一公分處用帶子纏繞固定,並且日常生活中應避免膝關節過度彎曲。如果是長期慢性的近端脛骨腓骨關節不穩定,也可以考慮用增生治療的方式,去強化這個關節周圍的穩定韌帶。此外,肌力訓練也是非常重要的喔!

 


 

參考資料:

http://dynamicchiropractic.com/mpacms/dc/article.php?id=54496

http://www.wheelessonline.com/ortho/proximal_tibiofibular_joint_injuries

 

TOP